触沃电子 | 中美关税后的国产芯片进程加速

时间:2025-06-18 16:33:17

在中美关税博弈历经多高强度对抗后,2025512日双方达成阶段性协议,宣布暂停部分高额关税,保留10%基准税率,并设立90天观察期以推进后续磋商。这一调整虽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带来短期喘息机会,但长期来看,国产芯片的崛起与一体机产业的深化发展已成不可逆趋势。

网络图源.jpg

一、国产芯片的持续优势:技术突破与供应链韧性

成本与供应链安全优势的巩固

尽管关税缓和降低了进口芯片的短期成本压力,但此前多轮关税博弈已促使中国企业构建了更可控的供应链体系。例如,国产芯片通过本土化流片与封测,规避了原产地规则风险(如晶圆流片地认定规则),降低了地缘政治波动对产能的冲击。此外,国内企业在成熟制程(如28nm及以上)领域已实现规模化量产,为终端设备提供了稳定供应基础。

中美对峙.jpg

技术迭代与场景适配能力提升

国产芯片在特定领域的技术突破显著。例如,昇腾系列AI芯片在推理效率上接近国际主流水平,而RISC-V架构的普及加速了物联网与工业控制芯片的自主化。结合开源模型的优化(如算力利用率提升至国际水平的110%-130%),国产芯片在高并发、低时延场景(如政务、金融)中展现出更强的适配性。

政策红利与生态整合深化

中国“新基建”与“国产替代”战略持续推进,政策支持从资金补贴延伸至生态构建。例如,国产操作系统与芯片的深度适配(如鸿蒙系统与瑞芯微芯片的整合)显著提升了软硬件协同效率,而多地政府推动的“信创”采购目录进一步扩大国产芯片市场渗透率。

 

二、关税缓和窗口期的战略选择:短期机遇与长期挑战

短期缓冲期的供应链优化

90天的关税暂停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关键调整窗口。企业可借此优化库存结构,优先采购国产芯片以锁定成本优势,同时分散晶圆流片产能至东南亚或本土,规避未来关税反弹风险。例如,部分AI服务器厂商已转向国产GPU方案,降低对美系高性能芯片的依赖。

技术封锁的持续压力

美国对先进制程(如EUV光刻机)和AI芯片的出口管制并未放松,HBM等高算力产品仍面临“实体清单”限制。这迫使国产芯片在成熟制程领域进一步深耕差异化竞争,例如车规级MCU与工业自动化芯片的研发。

全球化竞争的新平衡

关税缓和虽降低贸易壁垒,但中美在半导体领域的系统性竞争转向技术标准与生态主导权争夺。国产芯片需通过开源社区(如RISC-V联盟)吸引全球开发者,构建技术话语权,同时依托“一带一路”拓展新兴市场,分散对美依赖。

 

三、国产一体机的产业推动:从替代到创新

本地化部署需求常态化

数据敏感行业(政务、医疗)对国产一体机的需求从“政策驱动”转向“性能驱动”。搭载国产芯片的一体机凭借本地化数据安全与中文环境适配优势,在并发处理(如64并发访问)和响应速度(吞吐量达1575.4 tokens/s)上已满足高负荷场景需求。

4.jpg

国产芯片

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

国产一体机的普及带动上下游协同创新。例如,AIoT设备厂商与芯片设计公司联合优化边缘计算模块,而鸿蒙系统的开源生态吸引60余家厂商推出适配硬件,形成“芯片-操作系统-应用”闭环。此外,供应链金融创新(如芯片仓单质押)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。

新兴场景的拓展潜力

随着车规级芯片(如MCU)和工业物联网的成熟,一体机向新能源汽车诊断、智能工厂控制等场景渗透。例如,搭载国产芯片的工业一体机可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优化生产线能效,降低运维成本30%以上。

2.jpg

国产芯片一体机

博弈中的确定性增长

中美关税缓和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注入短期稳定性,但国产芯片与一体机的长期竞争力源于技术自主与生态韧性。未来,国产芯片需在成熟制程领域巩固成本优势,同时通过RISC-V等开源架构突破生态壁垒;而一体机产业则需深化场景创新,从“替代进口”转向“定义标准”。在这一过程中,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协同效应将持续释放,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开辟新赛道。


免费获取报价方案

也可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广州触沃电子有限公司  备案号:粤ICP备1509846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