触沃电子 | 中美关税影响下,国内工控一体机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

时间:2025-06-18 16:25:07

一、中美关税影响下的机遇与挑战

国产替代加速

美国对华关税提高了进口工控设备的成本,促使国内制造业转向本土供应链。工控一体机作为工业自动化核心设备,可受益于国产化政策(如“自主可控”),在电力、交通、军工等领域替代进口品牌。

案例:华为、研华等企业已推动部分工控产品国产化,国内企业在芯片、操作系统等领域的突破将进一步降低依赖。

内需市场扩容

关税压力倒逼国内企业优化成本结构,政府主导的“新基建”(5G、工业互联网、智慧城市)项目对工控设备需求激增,尤其在智能制造、军工智能化升级中需求明确。

中美比拼图.jpg

新兴市场拓展

出口受限美国市场后,企业可转向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或东南亚市场,输出高性价比的工控解决方案,同时借助区域合作协定(如RCEP)降低贸易壁垒。

供应链成本压力

若依赖进口核心部件(如高端芯片、传感器),关税可能导致成本上升,需加速本土化供应链建设或寻求替代来源(如日韩、欧洲)。

技术壁垒与竞争加剧

国际头部企业(西门子、ABB)可能通过降价策略巩固市场份额,国内企业需提升技术门槛(如边缘计算、AI嵌入)以差异化竞争。

出口市场收缩风险

美国市场订单减少可能迫使企业调整海外布局,短期内需平衡内需与出口的结构性转型。

 

二、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的参展优势

近期举办的第十届中国(北京)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聚焦军事智能化,工控一体机企业参展可抓住以下机遇:

对接军工需求,切入高端市场

军工领域对设备可靠性、环境适应性(如宽温、抗震)要求严苛,参展可展示定制化能力(如军用级加固设计、国产化操作系统适配),直接对接军方或国防承包商需求。

案例:军工项目招标中,符合GJB(国军标)认证的设备供应商更具优势。

技术展示与品牌背书

博览会为技术展示平台,可突出工控一体机在无人装备、指挥控制系统、战场物联网中的应用,强化“自主可控”标签,吸引政府及军方关注,提升品牌公信力。

政策与资源整合

军方和国企倾向于通过展会筛选合作伙伴,参展企业可借机获取政策风向(如“十四五”军工智能化规划),并与科研院所(如中电科、航天系)建立联合研发合作。

出口转内销的战略支点

若出口受关税制约,军工及国内高端制造市场可成为替代增长点。军工订单具有长期稳定性,有助于企业平滑外部市场波动风险。

第九届军博会人流图.jpg

三、企业应对策略建议

技术端:加速核心部件国产化(如龙芯、飞腾芯片适配),开发符合军标(MIL-STD)的工控产品,强化AIoT、边缘计算功能以适配智能装备需求。

市场端:通过博览会定向推广“军工+民用”双场景解决方案,例如针对无人战车的控制模块或智慧军营的工业物联网平台。

合作端:与军工集团、高校实验室共建联合实验室,获取技术转化与项目资源;探索“民参军”资质(如武器装备承制资格)以进入供应链。

供应链端:建立国内备件库,分散地缘政治风险;通过参股或战略合作锁定关键元器件供应。

图片2.jpg

触沃国产芯片一体机

中美关税短期内加剧竞争压力,但也为国内工控企业打开了国产替代与军工融合的窗口期。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不仅是展示平台,更是企业融入国家战略、获取高端市场资源的跳板。通过技术升级与精准布局,工控企业有望在“双循环”格局下实现突围。


免费获取报价方案

也可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广州触沃电子有限公司  备案号:粤ICP备15098463号